健身球还是瑞士球?一个张冠李戴的故事
体能是运动的基础,特别是对于竞技体育来说,再高明的技战术,都是建立在充沛体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。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基础体能缺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,恶补体能短板、强化基础体能已经成为体育界内外的共识。
健身球(瑞士球)是运动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体能训练和康复器材之一。它能有效提高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、增强身体平衡能力、改善姿势、促进背部健康,它不仅是国外运动员们进行体能训练的标准配备,同样也受到国内各运动队的青睐。
图:奥运冠军张怡宁卧在瑞士球上练哑铃。 图:奥运冠军孙杨在综艺节目中用瑞士球对容祖儿、陈妍希、李治廷等明星进行体能测试。
游泳冠军孙杨对瑞士球更是情有独钟。孙杨早年腰腹力量和协调性是短板,在澳洲训练时,丹尼斯教练让他用瑞士球练腰背,身体素质突飞猛进。
不过,你知道吗?健身球(瑞士球)可不是瑞士人发明的,之所以被称为“瑞士球”,源自于美国人的“马大哈”。
Susanne Klein-Vogelbach(1909~1996) 和著作《功能运动理论—球体操》(1981年)。
1963年,意大利塑料制造商Aquilino Cosani开发了一种大型充气球并命名为佩兹球(Pezzi),欧洲的物理治疗师们将这种球用于治疗脑瘫和脊柱损伤等疾病。在瑞士工作的英国物理治疗师玛丽·昆顿(Mary Quinton)最先将这种球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康复治疗。
瑞士物理治疗师苏珊娜·克莱恩-沃格尔巴赫(Susanne Klein-Vogelbach)对佩兹球进行了各种康复技术的现代实践,她开发了球体操方法,用于治疗骨科和其它医疗问题的病人。
1980年代,许多美国物理治疗师访问了欧洲,他们在瑞士见识到这种球的神奇之后,兴冲冲地把球和技术带回美国,并命名为“瑞士球”(Swiss Ball)。
1990年代初期,瑞士球进入了健身行业,并很快出现在电视和健身杂志上,从此风靡全美乃至全球,无论是物理治疗、运动训练,还是大众健身等领域,到处都有瑞士球的身影。
虽然健身球(瑞士球)有着数十年的历史,但是对于使用者,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来说,健身球依然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!!!
图:NBA球星加西亚(Francisco Garcia)
2009年10月,NBA球星加西亚(Francisco Garcia)在健身球上进行举重练习时,因为球体爆裂造成前臂骨折,停训4个月。
2008年,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接到47起关于某品牌健身球爆裂的投诉,该制造商不得不召回300万个健身球。
2011年,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名男子在锻炼时因健身球爆裂而摔倒在地,下巴、胸部和骨盆遭受严重伤害。该男子向制造商提起投诉并索赔,认为该公司未能警告消费者球爆炸的可能性,产品的设计有缺陷。
健身球使用得越多,发生风险的几率也越大。一旦健身球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损坏,比如被尖锐的物体刺破,就有可能突然炸裂,让人瞬间摔倒在地,造成意外受伤。更糟糕的是“防爆”一词不受保护,很多厂商都号称自己的健身球是“防爆球”,隐瞒潜在的爆裂风险,误导消费者。
如何才能真正消除这种受伤风险呢?
突破:ABS防爆健身球的诞生
图:TOGU创始人Toni Obermaier
20世纪90年代中期,德国TOGU公司的创始人Toni Obermaier在一次美国之行中,看到一名举重运动员举着100公斤的杠铃在大型健身球上进行俯卧训练。就在那一刻,他意识到需要有一种特殊的材料来防止爆裂危险的发生,并且这种材料还不能影响健身球训练的效果。
1998年,TOGU发明了一种由特殊混合物材料制成,以ABS (Anti-Burst System)命名,它能极大限度地给予使用者安全保障。
这种ABS防爆健身球舒适、柔软、亲肤,并且具有极高的防爆和抗压性能:承重力高达1000公斤,防爆性能大于120公斤,即使是被刺破,也不会突然爆裂,而是非常缓慢地放气,让使用者依然可以平稳地支撑在上面,避免因意外跌倒而受伤。
2000年,TOGU进一步推出Powerball Extreme ABS®极限强力防爆球,最大承重3000公斤,防爆力1000公斤,为运动员带来高度的安全感。
这就是TOGU发明具有防爆保证的ABS 健身球的故事。
视频: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对ABS防爆健身球的报道
ABS防爆健身球是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进行健身球训练的安全选择。